關(guān)東省的人聽說陳州來人要搶水,他們也早早做了準備。
雙方最終在兩省交界處不期而遇。
出現(xiàn)在耿火根眼前的是一堵高大的土墻。土墻由編織袋裝填泥土堆成。最高處有五米多高,將一條干渠牢牢截斷,滴水也過不了陳州地界。
關(guān)東省一百多人嚴陣以待守在土墻邊,揚誰敢扒壩,就與誰拼命。
耿火根挺胸而出,要求與關(guān)東省的負責人談話。
但是對方對他的要求置若罔聞,雙方劍拔弩張,一觸即發(fā)。
耿火根靜觀態(tài)勢,知道何談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。于是便與自己的人商議,以三比一的形式鼓勵陳州這邊的人們說道:“我們爭取打不還手,罵不還口。我們就一個目的,打通攔河壩,讓水進入陳州?!?
一番商議之下,陳州這邊的人在耿火根一聲令下后,蜂擁過去,兩個人圍住一個人,困住對方。其他人一窩蜂沖上去,將攔渠道的土墻挖開。
一時之間,罵聲不絕,人頭攢動。
陳州這邊仗著人多,迅速控制住了對方的人。攔河土墻頃刻間被挖開,渾濁的水奔流往下。
眼見著土墻被挖,關(guān)東省的人一急,變紅了眼。態(tài)勢很快從口角演變成動手。到最后,雙方各有人負傷。關(guān)東省被迫撤退。
耿火根趁勢追擊,帶領(lǐng)隊伍一路向上,沿途過去,遇壩拆壩,很快就將一條干渠全線打通。讓三里河水庫里出來的水,順流之下,迅速流遍陳州市的土地。
關(guān)東省的人自然不會放棄,他們組織了不少人,決心與陳州市的人決一死戰(zhàn)。
事件很快驚動了兩邊的高層,關(guān)東省委與中部省委迅速聯(lián)系起來,雙方舉行了高級別的談判。最后決定,誰都不允許在干渠上攔截塞壩。
耿火根經(jīng)此一戰(zhàn),迅速成名。
很快,他就從一名普通的地委秘書提拔成為地委行署專員。
可以說,耿火根能有今天,全在于他膽識過人,果敢堅定。
后來,陳州市撤地并市,將原來的陳州地位改成了今天的陳州市委。耿火根當仁不讓成為市委的領(lǐng)導干部。
有人總結(jié)說,耿書記學歷不高,文化程度也可圈可點。但是他貴在有膽識。他有今天,完全是靠打拼出來的。
像耿火根這樣資歷的市委書記,中部省已經(jīng)屈指可數(shù)。
“來了啊?!惫浱痤^,他厚厚的眼鏡片后,兩道凌厲的目光直直射向許一山。
許一山絲毫不懼,迎著他的目光與他對視。
黃日軒趕緊笑著道:“耿書記,耽誤你一點時間。小許想給你匯報一下思想?!?
耿火根臉上露出一絲不易琢磨的笑容,“老黃啊,人家小許是省委干部,怎么可以向我匯報思想?我們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就好?!?
許一山誠懇道:“耿書記,向您匯報,理所當然。您是陳州市一把手,陳州市的情況,我只能向您反映。”
耿火根微微笑道:“有什么話,坦誠說吧?!?
許一山的一番暢所欲,讓耿火根下了一個決心。
x